交叉症候群

有分成上和下

上交叉症候群

「上交叉症候群」(upper crossed syndrome),是由捷克的 Vladimir Janda 醫師所 提出的概念,

在這樣的族群中,他們的肩、頸與胸的肌肉產生了變形。為使人更容易 了解,

沿著脖子前後各劃一條虛擬線,會形成一個交叉,如下右圖所示。

其中粗線代 表緊繃的肌肉連線,

包含上段的後頸、肩背肌肉(包含肩胛提肌、斜方肌上束、背闊 肌、胸鎖乳突肌和斜角肌),

以及下段的前胸肌肉(胸大肌、胸小肌)因長時間收縮而 造成過度緊繃;

另一條細線為無力肌的連線,包括頸部前方(頸部深屈肌)與肩部下 方(菱形肌、斜方肌中下束、前鋸肌、肩袖肌群等)的肌肉,

相對對側肌肉的過度使 用,反而弱化而萎縮無力,兩條線上肌肉力量的長期不平衡下,

導致頭部前傾、圓肩、 胸椎後曲增加、肩胛骨聳起等姿勢變異。

image

下交叉症候群

常見於一上班就坐在電腦前 7 ~ 8 小時以上的上班族

 ,坐著的姿勢會讓身體某些肌肉分成兩群,

一群是呈現長時間縮短的狀態,

另一群肌肉則呈現長時間被拉長的狀態,

久而久之下來,肌肉的長度就會產生變異。

縮短的肌肉(如背部及彎曲大腿的肌肉)會變得緊繃,

被拉長的肌肉(如腹部與臀部的肌肉)則是變得無力,

於是就出現了「下交叉症候群」,進而造成了骨盆前傾的問題。 

在這樣的骨盆前傾下,當站立時就會讓無力的臀部看起來顯得鬆弛、

不緊實,就呈現了屁股變大的視覺反應。

引發腰痛、下背痛、關節痛,還可能漏尿

長期下來,最常見的是「腰會痠痛」;第二個則是因骨盆前傾,腹部與臀部肌肉無法協調,

進一步影響骨盆底肌。骨盆底肌位在排尿的地方,很多婦女的泌尿問題發生在此。

簡婕物理治療師指出,孕婦很容易骨盆前傾,因為懷孕之後,韌帶比較鬆弛,

所以要好好訓練骨盆底肌的控制。如果輕忽,在更年期之後,可能有漏尿情況,

嚴重的話,可能打個噴嚏就漏尿,或是尿意頻頻,一直跑廁所。

 

真正要告別不美觀又不舒適的上交叉症候群,

還是要改變工作和生活方式,

配合正確的運動習慣與拉伸保養,才能活得又美觀又自信。 

 

1. 注意伸展

2. 加強弱肌肉鍛鍊

 

資訊選自網路

https://wd.vghtpe.gov.tw/fm/files/%E4%B8%8A%E4%BA%A4%E5%8F%89%E7%97%87%E5%80%99%E7%BE%A4.pdf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hosknow 的頭像
    whosknow

    wk的部落格

    whoskn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